• 当前位置:首页
  • 城乡融合

冯奎:城乡融合区正在走向有城无乡

来源:城市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2-11-20 点击次数:12288

几周前,利用周末去了趟苏南,这个周末又与北京的朋友一起驱车向郊区出城。两个周末,一个感受:无论是城市群之间腹地地带,还是大城市周边的城乡融合区,似乎已是有城无乡。城市性在急剧扩张,乡土性土崩瓦解。

比如,从无锡经苏州去上海,一路上看到了集中连片的,风格统一的小洋楼。传统乡土性所谓的风格所样、凌乱不堪的局面,在这里你找不到。看到的是整齐、是规模化的空间组织与生产。苏南很多地方的农村,与其说是农村,不如说是密度稍低的城市。

又如,在北京郊区,驱车一个多小时的现代化高速公路,两边建起了现代化的楼堂馆所。这些楼堂馆所富丽堂煌,让你想到繁华与现代,而不会想到这是郊区,是乡下。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乡村性或乡土性会在扩散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在消失。

城乡融合区曾经是一个灰色的地域。1985年,麦吉在对一些亚洲国家进行了长期研究后提出,在这些国家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区域,他称之为 desakota(印尼语中,desa是村庄,kota是城市)。根据麦吉的定义,desakota是指位于核心城市之间的走廊地带,由原先的高人口密度农业区转化而成的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高度混和的地区。中国语境里的城乡融合区,它不是城这一元,也不是乡这一元,而是既有城又有乡,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地带。而今,他的面孔越来越清晰起来。城市的亮丽色彩已经远占上方,乡土性难以寻找。

城市性远占上方,有必然的原因。从大城市周边地区,以及城市群腹地的情况来看,这些城乡融合区,具有一些特征,使其成为城市生长的沃土。这些基础条件包括:(1)较好的区位特征。城乡融合区位于大城市周边或者大城市联结地带。由于大城市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就能够产生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因此,城乡融合区“近水楼台先得月”,往往可以借大城市之利,获得较快的发展。(2)较好资源条件。这里的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与旅游资源。现有关于城乡融合区的许多案例研究揭示,传统村庄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区的转型过程中,集体土地资本化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必密。另外一个条件是旅游资源。城乡结合部地区独特具有乡村风貌的吃、住、行、游、购、娱,对于城市人口来说具有突然独特魅力。众多城乡融合区的产业基础是主要是依托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现代旅游业,逐步实现就地城市化。(3)较好的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区具有一定程度的“过境性”,也就是这里往往是一个大城市通往另外一个大中城市的必经之路。城市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联结与延伸,使城乡融合区能获得正的外部性。

这些条件,就是城市增长的化肥。有了化肥,城市就能疯长,就能驱逐乡土性。城市性越高越好么,乡土性越少越现代化么?历史已经给出答案,而我们还在不断试错。美国的城乡融合区,站在城市的角度来看,是大城市的蔓延问题;站在城市融合区,也就是郊区来看,实际上是城市融合区的城市性过度扩张,对乡土性的过量的侵蚀。由此带来的问题包括:农用地被大量侵占;引发水体污染、自然环境损害等问题;大都市区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即都市病在城市融合区重新出现;财政浪费,也就是边缘区投资兴建全新设施,造成资金的浪费等等。

韩国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新农村运动”,也留下许多教训。原因就是那是仅把农村看成是城市的附属物,大量向村民发放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促使农民按照城市建筑模式来改造农村村庄。为改正错误,20世纪90年代韩国又发起了“传统题目农村建设”,意在把农村中现存的传统历史、文化习俗和自然生态资源、包括农耕文化景观、田园风味、农村风土人情、传统手工艺产品、村庄院落、祠堂庙宇等,跟原始的森林、干净的空气、土壤和无噪声的环境,与历史相关的人物、土特产、民俗节目、有机食品等等组合成一幅非常诱人的乡村的图景。

城市性与乡土性如何平衡的问题,是始自霍华德以来,各国都在探讨的问题。霍华德眼中的城市与乡村应该是一对夫妻,他们特色鲜明,各自需要对方,他们的爱情结晶就是明天的希望。欧洲国家的情况略好一些,在这些国家,城乡特色鲜明。城市有现代化的文化,也有优美的环境;乡村有发达的设施,同时还保留着原始的生态。

如何平衡城市性与乡土性,如何控制城乡融合区城市性的过度扩张,看来刚刚破题。

(来源:城市中国网)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