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大家谈

智慧城市大家谈 | 第十三期:用智慧手段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来源:SCDA智慧城市发展联盟 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次数:1226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大范围爆发让许多城市经历了一场治理“大考”。形势最为严峻的武汉市,以及黄冈、孝感和随州等几个疫情较为严重的地级市,在此次“大考”中暴露出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发挥数据互联、信息共享和知识关联的优势,利用大数据推动城市跨部门协同治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是数字时代城市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转变的必然要求。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一些地方城市借助智慧城市辅助部署疫情防控,一些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疫情趋势分析,开展线上追踪和问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访谈内容

欢迎来到本期智慧城市大家谈,本期访谈的主题是用智慧手段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智慧低碳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秘书长郑明媚,郑主任将总体介绍在疫情防控中的智慧化手段的运用,进而表达她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观点。

新冠疫情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

主持人:郑主任您好,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直到现在还处在一个全民隔离的一个状态,您能从数据方面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全国疫情演变情况吗?

郑明媚:主持人你好,根据国家卫健委每天公布的的信息可以看出疫情发展态势非常迅猛,短短一个月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至全国。2020年1月28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974例,超过非典确诊病例;1月31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11791例,较非典感染人数翻番;3天后,新冠确诊病例破两万;截至3月5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到80567例。除湖北省外,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为广东省(确诊病例1351例)、河南省(1272例)和浙江省(1215例)。分城市来看,湖北省外,重庆市、温州市、深圳市受疫情影响最大,累计确诊病例分别为576例、504例、418例。湖北省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浙江省有4个城市,河南省、安徽省各有3个,广东省、湖南省各有2个,黑龙江省、江西省、四川省有1个。

截至3月5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67466例,湖北省内总确诊人数Top10城市:武汉市49671例、孝感市3518例、黄冈市2907例、荆州市1580例、鄂州市1394例、随州市1307例、襄阳市1175例、黄石市1015例、宜昌市931例、荆门市928例。

大数据掌控疫情期间人口流动信息

主持人:从数字上我们很直观的看出疫情的波及范围之广,涉及人数之多。目前了解到,新冠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是人传人,防止病毒蔓延的主要手段就是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但是在发生人传人后至武汉封城期间,大数据监测到人口流动的情况如何?

郑明媚:1月23日凌晨2时,武汉市宣布于当日10时起“封城”。此前已有 500多万人离开了武汉。这些人去哪儿了受到社会的关注,这将决定哪些地方是防控重点。

百度推出迁徙地图总结描绘出了全国春运人员迁徙热力图,实时、动态展示人口迁徙轨迹和特征。1月10日至1月22日春运期间(武汉封城之前),每天从武汉流出的人群中有七成左右前往了湖北省内的其他城市,排在前三位的城市分别为孝感、黄冈、荆州,其次是河南、湖南、安徽、重庆、江西等外省相关城市。各地病例确诊数量与武汉流入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前往信阳、重庆、长沙、北京、上海、郑州的人群比例也较高。而在湖北省内,孝感和黄冈是接受武汉返乡客流比例最高的两个城市,离开武汉的人当中,平均每天有13.03%和12.64%的客流从武汉出城到达孝感和黄冈。

图1 1月10日至1月22日每天从武汉出发前往湖北省内其他城市的人群比例

数据来源:百度地图慧眼百度迁徙

多种大数据获取方式积极涌现

主持人:大数据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像您刚刚分享的信息也是大数据的成果展示,您能介绍一下大数据技术在此次疫情中的应用吗?

郑明媚:好的,大数据在此次疫情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我简要介绍介个大数据案例。

nCoV疫情地图项目组是一支自发形成的志愿者队伍,成员来自于世界各个高校的专家学者、博士、硕士和本科生,以及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他们通过计算机技术结合人工收集整理高颗粒度的疫情信息,建立更新及时的疫情数据库,开源提供给全球各研究团队用于科学分析。

江苏省最早利用矢量电子地图和高分影像,整合通信部门专题信息,采用“软件+硬件+数据”的服务方式,建成了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系统通过监控涉疫地区流动人员定位信息,向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实时提供重点疫区人员进出城市的时间、位置等时空信息,及时掌握涉疫人员流动信息,开展疫区和人员大数据分析研判,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蔓延。

电信运营商提供位置移动监测服务,利用大数据画像对潜在疫情风险进行定位,利用漫游数据,结合身份号码实名制等认证信息,可以对疫区人员进行追踪和防控。中国联通组建起覆盖全集团的百余人大数据联合团队,已向31省通管局、卫健委累计提供数据报告150多份。

线上线下协同联动,接续疫情经济

主持人:疫情的发展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线上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有哪些智慧化措施在助力线上经济的发展?

郑明媚:疫情发生期间,物流配送成为接续疫情经济的重要通道。电商物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保障重要物资高效转运,成为接续疫情经济的主要通道。中国邮政、顺丰、京东等建立应急运输分队,实行24小时备车备勤。江苏无锡传化公路港通过平台整合物流运力,仅用48个小时就将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所需的30000平方板材及时运到。美团、阿里等先后开通了“无接触配送”,减少配送员与用户的直接接触,智能物流机器人实现末端配送环节,从“人上门”转向“货上门”的无人配送模式。

积极进行线上生产调配,缓解医疗物资供需矛盾。工信部借助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实现医疗物资的信息化调度。药械网联合各大厂家持续为全国民营医院不限购、不限时、不限量地保障应急医用物资的平价供应。多地政府建立医疗物资绿色审批通道,做到一站式受理、全链条服务,紧急开发上线应急采购通道,最大限度地缓解防控物资供需矛盾。

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复产复工。此次疫情发生后,企业远程办公需求剧增,阿里钉钉数据显示,2月3日全国上千万家企业、近两亿人在家办公,当日早上9点,钉钉视频会议功能迎来历史流量高峰。华为云WeLink数据显示,2月2日当天有1.5万企业新开通使用华为云WeLink,每天新开通企业数平均增长50%,当日会议总数上涨到了8万次。2月3日,新开户企业数1.7万,基于华为云WeLink日会场次12万次。

多领域信息共享,多行业协同共治

主持人: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控任务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重中之重。您能总体介绍一下疫情防空中的智慧化措施吗?

郑明媚:智慧化措施使用在疫情防控中的方方面面。

智慧社区平台成为基层疫情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他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上海市大部分社区通过微信小程序“微盟”开展口罩预约购买活动;苏宁银河物业社区免费开放“苏宁E家”社区管理平台系统,提供出入管控、在线管家和人机对话等功能。成都市成华区利用“新街坊·守望家空间”智慧社区平台,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和社区服务工作。广东省云浮市金龙社区利用全市统一的社区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新型冠疫情信息和科学预防知识,为居民辟谣解惑。

远程诊疗在线问诊,减少交叉感染。腾讯联合微医、好大夫在线、企鹅杏仁、医联、丁香医生等五大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立即上线“疑似症状在线问诊”小程序,引导公众进行线上问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上中医会诊,为抗疫前线提供支持。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联合17家医疗机构开通互联网医院,50多名呼吸传染科相关医务人员向全市百姓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

依托多项智慧应用APP和微信小程序,及时掌控重要疫情信息。国务院利用微信小程序征集疫情防控中存在的缓、瞒、漏报问题线索。“浙里办”APP开通了“浙江省新型肺炎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福州的“e福州”APP开通“e防控”功能。广西南宁的“爱南宁”APP开通新冠肺炎防控专题。

互联网公司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有关部门提供了数据支撑。腾讯公司联合各方启动共筑疫情“数据长城”计划。全国28省市与阿里合作上线“数字防疫系统”,提供疫情信息采集、在线申报和同行程人员查询等功能。中国平安推出“平安在家”、“医学智库”和“政企在线学习平台”等十大智慧产品助力疫情防控。软通智慧推出“口罩守护神”智慧疫情产品。中国电科推出社区楼宇“小管家”、交通站点“小战士”和部门企业“小帮手”等软件应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华股份凭借超高精度人体热成像测温技术助力全国返程高峰“防疫战”。东软集团迅速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四点建议

主持人:都说大疫如大考,此次疫情对我国的城市治理是一次全面而又深入的检测,很明显,智慧化措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您对借助智慧化手段,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有何建议?

郑明媚:大数据实时播报、线上信息采集与响应,以及智慧化手段的各项应用,让城市管理者和市民能够第一时间有效行动,实现线上的联防联控,这是应急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应对本次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信息技术、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得到了实战和检验。各级城市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力量,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我提四点建议:

一是推动建设跨区域智慧化治理体系。重点部署智慧城市群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合作、利益共享,优化城市群综合协同治理能力,提升区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能力。跨区域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制定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预案,全面提升城市群交通网络的信息服务水平和效率。构建智慧城市群信息网络平台,实时采集、归纳、整合各项信息,利用云技术来处置海量数据,进行精准分析, 并对结果进行监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价值,做好分析预测,实现“精准施策”。建立数据联通机制,构建智慧城市跨行业、跨部门协同合作,提升中央、省、市、县等不同层级数据的上下交互能力。发挥大数据效能,提前预测疫情发展趋势,指导社会资源合理调度。建立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整合信息多渠道来源。

三是推进重点领域智慧化应用建设。提升政务服务便捷性,积极推广“一次不用跑”、“秒批秒办”等先进服务模式,让信息多跑路,让市民少跑腿,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理环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积极推动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推广包括远程办公、远程教育教育和远程医疗的各类智慧化应用。

四是鼓励多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构建 “自下而上”的多主体参与模式,重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聆听社会多种声音,积极推动形成政府、企业、机构、公众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网络环境中的公众参与,通过运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反馈机制,提升政府透明度。

主持人:感谢郑主任四条深刻的建议。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而城市治理将是城市发展永恒的话题,在这里希望所有的读者朋友们在疫情期间保护自己,少出门,勤洗手,我们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期待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与大家再话智慧城市。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