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邱爱军

邱爱军、白玮、关婧:国外工业城市如何华丽转身

来源:中国改革报 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次数:1721

编者按: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同时城市也不断在经受灾难与挑战的考验,城市不仅要应对传染病、地震、暴雨、火灾等突发性灾难,还要应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足等种种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通过建设“韧性城市”来系统化解风险、抵御灾害、应对挑战的重要性。作为新型城镇化高端智库,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对“韧性城市”持续深入的观察、研究,于此背景下,我们特推出“韧性城市专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与读者分享。

本文来源:《中国改革报》2018年12月12日 

作者:邱爱军(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白玮(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关婧(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

图片来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ExCeL体育馆位于伦敦皇家维多利亚码头,靠近伦敦城市机场。图为ExCeL体育馆外景。新华网 陈杰摄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传统工业城市经历了产业和经济衰退、生态环境恶化和劳动力流失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生活环境宜居舒适、社会和谐和文化繁荣,国外工业城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分别选取了德国、美国和英国的一个传统工业城市,介绍传统工业城市变身为新型城市的做法和经验,为国内城市提供借鉴。

德国埃森:从工业中心到欧洲绿色之都

埃森市是德国鲁尔工业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总人口59万,位列德国第九大城市,土地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其中46%的建成区,54%的生态空间。埃森曾以煤、铁、钢、大炮等工业产业为支柱长达150年,1956年煤产量达1.5亿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采矿业和钢铁产业相继出现危机,埃森市产业发展进入萧条时期,同时就业和人口减少。为了振兴经济,重新激发埃森市活力,埃森市提出了将“从灰色到绿色”作为城市转型方向,在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和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7年,埃森市获得欧盟颁发的“欧洲绿色之都”奖,该奖是对环境优异城市的一种表彰和肯定,埃森市是获得此殊荣的第一座传统工业城市。

传统采矿业向服务业转型。1965年~1993年,埃森市创办了多所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大学,总的就业人口从1951年的22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2万人,同时随着埃森服务业和贸易业的发展,从事服务业人口的比例从32.2%上升到82.9%。

为了更好地利用传统工业区,州政府买下了已倒闭的埃森煤矿的全部厂房和设备,更新改造成为剧场、餐厅、运动场、游乐场及公园,并在2001年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埃森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埃森将蒂森克虏伯炼钢厂改造成了自然公园和博物馆区。博物馆区反映鲁尔地区工业遗产、涵盖艺术、历史和设计等领域,博物馆以及周围的餐馆、演艺空间和工艺作坊每年能带来150万游客。该公园已经成为埃森从煤炭钢铁城市转型成为一座环保城市的象征。

绿色空间治理修复。埃姆歇河是横穿鲁尔区西部的一条河流,长期以来累积的工业垃圾和污染物造成了埃姆歇河严重污染。从1990年开始,鲁尔区开始实施为期30年的埃姆歇河复苏项目,建设污水排水系统。此项目耗资45亿欧元,由埃森与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政府发起,项目资金大部分由欧盟资助,“埃姆歇合作社”公共委员会负责项目的具体运作。

1983年起,埃森就将地面道路铺装改换成可渗透雨水的路面,这样雨水不再流入河里,污水减少,居民排污费相应减少。从2007年起,埃森还打造了“新水道”项目,增加了吸水的新型绿色空间以及蓄水湖。经过上述的这些努力,埃姆歇河及与其联通的支流和湖泊恢复了生机。

公共自行车,由休闲变通勤。2007年,埃森市在制定“新水道”项目时,希望通过新型道路的建设提高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市政府为此构建了自行车出行网络和鲁尔快速单车道,该车道是贯穿埃森城市中心的可持续交通系统的骨干。与新线路配合,埃森和鲁尔区的其他城市政府联合建设了德国最大的单车共享系统,包括了10座城市的3000辆单车,仅埃森就有52个自行车租赁站点,目标是到2020年将目前6%单车出行率提高到11%,2035年提高到35%,居民将骑自行车上班作为日常通勤方式,而不只是周末的休闲活动方式。

社区环保宣传奏效,绿色空间吸引新移民。埃森在工业城市转型中另一大重要举措就是营销城市形象和通过宣传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埃森市政府在社交媒体上给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改善城市环境而合作”的宣传语。

埃森社区聚集着很多黎巴嫩和土耳其的移民,社区内部也有传统环保组织,并在全城范围内举办年度宣传活动,聚集了数量较多的市民志愿者。埃森市政府官员注意到此项活动在宣传绿色理念推进社区融合方面的积极作用,认为优质丰富的绿色空间将成为吸引移民和其他来埃森的新居民的重要因素,有利于社会融合。目前政府已经在埃森社区建设新的公园和社区花园,并将在其他社区推广。

休斯顿: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城市转型

休斯顿位于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大休斯顿地区(包括周围10个县),面积1440平方英里,2015年人口220万人。1929年休斯顿石油资源进入全面开发时期,1947年墨西哥湾石油的大量开发促进了休斯顿的经济腾飞。19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开采业整体下滑,为避免城市衰退,休斯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工业城市转型所带来的挑战。

延伸石油产业链条。休斯顿依托石油资源优势,延伸拓展石油产业上下游价值链,形成多元化产业。一方面,利用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湾丰富的石油资源及濒临墨西哥海湾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港口从海外进口石油,大力发展石化产业。丰富的原材料、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战略政策导向,吸引聚集了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及其关联企业落户休斯顿;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石油勘探、开采、炼化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创新研发产业链条上游,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石化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动石化产业价值链延伸至高端环节。1981年,休斯顿上游能源业务在就业市场所占比例为68.7%,下游能源业务所占比例为15.6%,多元化业务所占比例为15.7%。到2004年,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改观,上游能源业务在就业市场的比例降至31.4%,下游能源业务比例上升至17%,多元化业务比例提高至51.6%,接近3倍。

大力发展航空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休斯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1962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落户休斯顿,占地1620英亩,从业人员17,000人,是训练美国宇航员,开发、设计太空梭和太空站的基地。这座美国最大的宇航中心汇集了全美最多的航空领域高科技人才,包括150多家从事飞机或航天器制造、太空研究和航天技术研发的公司。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休斯顿政府通过推出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美国500强企业总部在休斯顿的有21家,在全美排名第四。大休斯敦地区汇集了629家商业银行,220家信贷机构,659家抵押业务机构以及905家证券交易机构。2001年,服务业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5。同时,休斯顿政府投建的德克萨斯州医疗中心(TMC)是全球最大的综合医疗中心,由54家医疗、科研、教学、护理等机构组成(其中医院有21家),占地总面积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450万平方米。由于TMC的医疗资源与规模,每天平均生活人口达16万人(包括医院职工),提供了休斯顿1/6的就业机会,年营业收入达150亿美元。

石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跨国经营。由于独特的石油资源和高度集中的相关领域高科技人才和研究机构,休斯顿形成了向外拓展高端技术的优势和能力。统计数据显示,美国30家最大的能源公司中,有29家在休斯顿设有总部或分公司,这也使得休斯顿成为世界能源技术和商务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在其转型过程中,休斯顿也利用了此项优势,休斯顿石油石化企业通过向全球石油行业提供技术推广和投资获得股份,同时实行全球开放式的能源战略,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利用所在国原料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在跨国经营中赚取行业高端利润。

伯明翰:文化产业带动城市转型

伯明翰位于英格心脏地带,面积266.7平方公里,人口110万,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是工业革命发源地,曾经以“世界工厂”著称。20世纪70年代后,伯明翰赖以繁荣的传统工业急剧萎缩,制造业工厂转向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传统制造业不再是伯明翰经济发展的龙头,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累赘。同时,煤矿开采造成对伯明翰环境污染严重,烟尘弥漫,被称为“黑乡”。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伯明翰开启了城市转型之旅。布林商业街的改造是伯明翰城市转型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其从工业化城市转变为以服务业为龙头的非工业化城市。在改造中,伯明翰市不仅考虑经济转型,同时将城市文化建设作为转型的重要内容。

工业化中心街道改造。布林商业街建造于1964年5月,是伯明翰市的中心街道,具有20世纪60年代典型的水泥建筑风格。20世纪末期,由于工业衰败,布林商业街也变得门可罗雀,大部分商铺濒临倒闭,居民对街道及建筑冰冷的工业设计风格也有很多抱怨。2003年9月,伯明翰市政府耗资5亿英镑开始对布林街进行改造。一是开拓了多个公共空间及文艺广场,二是在老工业区风格的街道上投入上百家品牌店、咖啡厅和娱乐设施等,三是增强建筑的特色设计,使城市焕然一新。布林街重新开张,为伯明翰创造了8000个就业岗位,带来1.8亿英镑的收入。

利用交通枢纽优势,打造特色休闲旅游。伯明翰交通优势明显。铁路、公路、国际机场、水路(英格兰运河网的枢纽)等交通方式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伯明翰将依托运河网络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型的重点,将运河两旁的工厂改建为旅游景点、餐厅和沿河酒吧,并创新推出了船上旅馆,吸引了大量周边城市游客在夏季租船度假。由于河岸旅游匹配设施完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长达1周。伯明翰市还沿运河安装了触摸式屏幕,利用现代科技介绍运河和伯明翰的历史,宣传伯明翰旅游项目,带动旅游服务业发展。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