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研究

久久为功,建设韧性城市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发布时间:2020-12-15 点击次数:2131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题为《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的重要文章中指出,要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

经济繁荣、智能便捷、幸福宜居,是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建设具有较强风险抵抗能力的韧性城市,充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应有之义。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韧性城市概念最初主要应用于城市防灾领域,是指城市在面对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能够有效抵御灾害冲击,避免发生内涝、断电、断水、交通瘫痪等情况,并有在灾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转的能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集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正在向类似生态系统的“自适应复杂系统”方向演进,成为人和物高密度集聚、高频次互动的复杂巨系统,既有精密性、高效性,又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城市安全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韧性城市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应对单灾种的冲击,而是开始着眼于构建整体性的城市安全系统。

广义上的韧性城市,是指城市在面临经济危机、公共卫生事件、地震、洪水、火灾、战争、恐怖袭击等突发“黑天鹅”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维持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物资保障等系统的基本运转,并具有在冲击结束后迅速恢复,达到更安全状态的能力。

实践表明,建设真正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需要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空间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生态韧性。

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就是要增强城市产业结构的多元性,提高城市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防范化解企业金融风险,避免因一两家支柱性企业发生危机而影响城市整体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增强城市社会韧性,就是要提高公众危机意识,提高社会适应变化的能力。推进精细化专业化的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危机时期公众心理建设和引导,强化公众参与,形成应对危机的合力。

提高城市空间韧性,就是要科学制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空间规划布局中适当“留白”,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疫情等突发事件,合理预留避难场地、方舱医院等“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空间,做好设施接入条件预留。

优化基础设施韧性,就是要加强智能化改造,提高维护能力,增强城市交通、电力、燃气、信息、供排水、应急物资储备等“生命线”系统的抗冲击和快速修复能力,保障基础设施系统在极端情况下能正常运转。

完善城市生态韧性,还需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河湖、湿地水系的保护和修复,采取微地形、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屋顶绿化等形式,加强雨水的收集、净化、储存和利用,人工与生态手段相结合,避免城市内涝。

此外,韧性城市的建设要注重结合“城市大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一个全天候的城市危机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平时就“未雨绸缪”,提高设防标准,加大预防投入,宁肯十防九空。针对不同危机情景,要做好影响人群、范围和后果的预估,制订严密且可实施的动态化应急预案,提前完善组织准备、空间预留和物资储备,进行全天候预警,尽早化解危机。

而在“战时”,“城市大脑”要能够迅速反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共享,完善数据支撑,提高应急决策的即时性和科学性,开展“精确到人”的应急指挥,提升应急情况下紧急救援、转移安置、交通运输、生活保障、物资供给能力。同时,还需要及时反思和优化,不断吸收自身和其他城市在应对危机时的经验教训,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免疫力”。

总之,韧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国已成功通过了新冠疫情的“压力测试”,未来需要举一反三、乘势而上,久久为功,严守城市安全底线,为提升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修林涛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注册城乡规划师)

本文转自: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第25期(总第818期)首页社评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