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大家谈 | 第一期:智慧停车
专访人介绍:
闫军,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面试官/EMBA校友导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博览会共享资源平台联盟发起人之一、《停车场信息联网通用技术标准》参编者、医院停车场智能化标准起草者。
2015年闫军创立AIpark(爱泊车)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创新官,带领公司开创性研发了全球领先的全场景图像监管泊位智能停车技术,以AI+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当前闫军带领研发的产品已经应用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福州、石家庄、邯郸、新加坡等城,并在全球迅速推广。
专访内容:
主持人:我们常说的停车问题,从属于城市交通中静态交通的范畴。具体来说,静态交通是各种车辆在交通出行中的短暂停车,以及在停车场长时间停车所组成的总和,是城市交通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而由于城市硬件建设不完善,停车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使得静态交通管理严重滞后,“停车难、行车难”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成为了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今天我们智慧城市发展联盟有幸请到了AIpark(爱泊车)创始人、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闫军,为我们深度解读智慧停车行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停车技术助力城市破局停车难问题。
城市停车和交通拥堵将会越来越难
主持人:首先,请问您对国内停车现状有什么看法?
闫军:最近看到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4亿。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20年将超过2.8亿,预计中国的机动车峰值将超过6亿,或将成为全球第一。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城市停车将越来越难。有车总要开,开车停哪里?在城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想要停车十分钟,找泊位却需要转半个小时,这就是城市停车难的现状。爱泊车研究发现,停车难具有三大规律:城市外围向中心区域集聚的规律、上下班节假日高峰期潮汐涌动的规律、与城市发展规模及经济活跃度高度相关的规律。停车难,不仅仅发生在北上广深,也是其它中小城市在高速发展中必将遇到的问题。当前,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的一些县级城市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停车难问题。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们的城市停车和交通拥堵将会越来越难。
破解停车难要走“技术流”
主持人:停车难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那造成停车难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闫军:停车难是停车资源紧缺给予驾驶者的直观感受,而紧缺的本质是停车乱与治理难。主要是源于过往的停车资源缺乏智能化管理,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落后造成的秩序混乱。由于停车需求本身具有潮汐特征、中心集聚特征,政府治理的手段非常有限。此外,泊位供需关系紧张、泊位资源的孤岛效应、停车需求的信息不对称让这个问题难上加难。我认为,破解停车难必须要走“技术流”,首先就是让停车资源和数据变得可以被打通和整合,为城市级停车管理运营平台的运行创造先决条件。
“智慧停车行业开拓者”爱泊车,正在5个方向引领产业
主持人:针对停车难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闫军:短期内,在无法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车位增量的情况下,发展智慧停车,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一定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最优解决方案。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已经形成共识:不仅仅是需要升级停车场软硬件、优化局部停车效率,更需要站在全局高度,规划建设城市级的智能停车管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将一个城市所有公共停车资源和数据聚拢整合起来,进行智能化的统筹管理与运营。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杜绝违规停车、乱收费等现象。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智慧停车,请问什么是智慧停车?它与传统停车有什么区别?
闫军:智慧停车是无线互联网、物联网、AI、大数据以及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等在停车资源统筹调控方面的综合应用。其“基础智慧”就体现在:“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实现停车信息更新、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一体化,实现停车位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车场利润的最大化和车主停车服务的最优化。
传统停车服务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人力成本高,即依赖于分布在停车场进出口值守与场内秩序管理的人员;另一方面是智能化水平低,通行、缴费等渠道不够畅通。因此借助大数据来赋能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显得很有必要。AIpark(爱泊车)不同于传统的停车管理,也与目前其他聚焦于商业停车场改造的智慧停车企业不同。爱泊车是定位在产业链上游,提供围绕核心业务解决方案、处于市场头部位置的“智慧停车行业开拓者”。
主持人:您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爱泊车在智慧停车行业的开拓方向?
闫军:爱泊车正在5个方向引领产业:重新定义技术架构、重新定义产品架构、引领产业节奏、重新定义产业方向和开创产业新格局。首先我们首创了世界领先的高位视频图像识别技术,构建了一套AIpark 天眼系统。这套系统为路侧公共停车位打造了火眼金睛,帮助政府管理者打造城市级的停车信息平台,助力政府提高静态交通治理效率,让停车资源得到精细调控;我们的AIpark one是与其他智慧停车企业一样服务于路外封闭商业停车场的解决方案;AIparkapp则服务于车主的日常停车、错时停车、车位租赁、汽车后市场服务、反向寻车、停车位导航。自创建以来, AIpark(爱泊车)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用专业化的技术领先优势,为国内多个城市提供精准的智能化停车解决方案,同时作为智慧停车的龙头企业,支持和推动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促进了中国智慧城市的转型与发展进程。而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爱泊车将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深挖数据,打造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引领智慧停车、静态交通治理和智慧城市安防等领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停车不仅是智慧城市的新基础设施,更是新治理思想
主持人:智慧停车与智慧城市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闫军: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解决单一垂直业务领域信息化的需求向解决“城市病”的需求转变,即从简单的“部门业务的管理需求”转变为“政府的城市治理需求”。智慧停车作为智慧城市的先导性、支撑性应用,在构建智慧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即静态交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的智慧停车将是对整个系统从规划、管理到参与者进行智慧化的整合完善,不只是“停车有位,行车有序”的概念,而是‘人、车、路、城’四位一体。也就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动静态交通数据的互联互通,让数据帮助城市来做思考和决策,打造能够自我调节、人-车-路-城良性互动的城市环境。智慧停车,是实践智慧城市建设新治理思想的具体行动,应:首先,立足于城市发展的特色和需求本身,“以静治动,从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科技化构建智慧城市”;其次,明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并非是一套标准化的产品,而是面向繁复需求的解决方案组合体;最后,寻求构建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生态链,实现上下游的集群协作
主持人:听了您的谈话内容,感觉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您来参加我们的采访。
公司简介
AIpark(爱泊车)是一家以“AI智慧泊车+大数据运营平台”为核心的世界领先高科技企业集团,也是全球首家把高位图像识别技术落地到城市智慧停车管理商用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世界城市静态交通提供智慧解决方案”。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及成熟的落地运营经验,公司被称为 “AI智慧泊车领域最具有独角兽素质的企业”,致力于通过创新式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模式,智慧连结世界各地的停车场、驾驶人及城市管理者,实现“一个平台、畅停全城、通行中国、连接世界”的美好愿景。
业务简介
AIpark(爱泊车)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自主研发了14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的核心技术及专利,推出了AIpark City城市智慧泊车管理系统、AIpark One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AIpark sky eye、AIpark-R、AIpark-A、爱泊车APP等。
目前,AIpark City已在北京、广州、深圳、石家庄、邯郸张家口、福州等城市正式落地商用,有效解决了城市“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大幅提高了停车资源利用率。2018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提出在全国“推广石家庄智慧停车建设模式及管理经验”的议案,引起多方重视及社会关注,被报道称为“AI技术解决城市停车难的样板”。AIpark One无人停管技术已在全国签约2000+停车场,通过实现停车场“无人化”,极大提高了车场管理效率并降低了管理成本。全面解决了传统停车场管理存在的人工成本高、缴费速度慢、出入口拥堵、跑冒滴漏、车场形象乱、服务体验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