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出版物

高国力、刘保奎等著《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方略》出版发行

来源:城市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2-03-02 点击次数:92337

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 全面阐述优化实施方略

——《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方略》近期出版发行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我国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定了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城镇化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面对日趋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新型城镇化恰恰是需要扎实做好并且大有可为的“我们自己的事情”,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将处于快速发展中后期,人口和经济资源进一步集聚,城镇格局和城乡格局加快重塑,如何妥善应对这些变化,空间布局上作何调整,至关重要。



  高国力、刘保奎等著《论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方略》,在深入分析世界典型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空间布局的规律性特征、“十二五”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特征和变化趋势基础上,提出按照“有序集聚、有机疏解、形态多样、尺度多元、增量管控、存量更新、科技引领、开放包容”原则,实施“稳规模、调结构、强功能、多形态、高效益”的总体思路,推进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加大产业转移承接、转型升级,引导人口多元集疏、有序流动,构建与城镇化布局形态相匹配的交通系统,保障城镇化生态空间供给。与此同时,本书建议应深入推进土地制度、人口流动、投融资体制、都市圈统计考核、行政区划规整、城镇化空间治理等重大改革,最终实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本书得到了著名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作序推荐。陆大道院士在序言中指出,本书是近年来研究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其空间布局领域方面较为系统的一本著作,对全国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分析与预测;本书政策目标明确,资料与数据基础扎实,主要结论分析有据,值得有关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及城市科学、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参考与借鉴。李晓江院长认为,本书是城镇化空间布局研究的一部最新成果,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具有较强前瞻性,对理解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意义。


本书目录:

总论 论“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方略

一 “十三五”以来新型城镇化及空间布局的进展特征

二 今后一段时期新型城镇化及空间布局的趋势分析

三 总体思路

四 重点任务

五 政策建议


第一章 世界典型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空间布局的特征及启示

一 典型国家城镇化进入中后期的规律性特征

二 典型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空间特征分析

三 典型国家城镇化中后期的城市体系特征分析

四 对中国“十四五”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第二章 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和趋势研究

一 “十二五”以来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现状特征分析

二 城镇化空间形态变化趋势分析

三 “十四五”推进城镇化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任务

四 政策建议


第三章 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空间调整优化的影响研究

一 “十四五”产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

二 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空间影响的主要表现

三 优化重塑城镇化产业发展空间的重点任务

四 政策建议


第四章 人口分布对城镇化空间调整优化的影响研究

一 全国人口发展与分布演化趋势

二 人口再分布对城镇化格局的影响

三 重点区域的人口发展特征与趋势

四 思路与策略


第五章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空间调整优化的影响研究

一 交通发展与城镇化的一般性机理:理论视角和经验规律

一 “十三五”城镇化视角下中国交通发展的特征分析

三 “十四五”交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布局的影响趋势

四 “十四五”交通推动城镇化布局优化的重点任务

五 政策建议


第六章 生态安全对城镇化空间调整优化的影响研究

一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

二 从生态安全角度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三 生态安全对城镇化空间调整优化的影响趋势分析

四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分析的“十四五”城镇化空间格局研判

五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镇化空间调整优化重点任务

六 政策建议


调研案例一 主要人口流入地区人口流动及落户新态势对“十四五”城镇化空间布局的影响

——基于江浙4市的调研

一 江浙4市人口流动及非户籍人口落户新态势

二 人口流动态势对“十四五”中国城镇化布局的影响

三 对“十四五”中国城镇化布局优化的建议


调研案例二 两端发力:后发山地省份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的建议

——基于云贵4市(州)的调研

一 云贵两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新进展

二 城镇化空间布局存在的难点与问题

三 后发山地省份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综合国力上了几个台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广大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我国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只用了21年,这个过程比发达国家平均快了一倍多。“九五”和“十五”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速率普遍在1.4,甚至达到1.7,速度更快。但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与无序蔓延,使大量的优质耕地被占。经济发展与就业岗位增加逐渐地无法支撑如此快的城镇化。到“十二五”时期,全国有2.6亿农民工没有被城镇化,农村产业、人口、劳动力空心化也相当严重,近亿名儿童留守在农村。

  针对这种相当突出的情况与问题,党中央在2013年12月及时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作了重要报告。会议提出:农业转移人口要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进程上要稳中求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从此,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方针实现了重大调整,城镇化发展正处在转型之中。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进入从快速发展中后期向城镇化后期转换的关键时期。

  最近我看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高国力、刘保奎等同志的新著《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方略》一书的书稿,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全面阐述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方针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的专著。该书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及宏观经济研究院支持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近年来研究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其空间布局领域方面较为系统的一本著作。

  本书两位主要作者高国力所长及刘保奎博士在城镇化与地区发展研究领域都有长时期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他们同时组织了与发改委宏观院内外多位学者合作。他们收集了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发展与总体态势、过程演变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大量数据,还分别在社会经济发达程度有差异的几个省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们都倾注了艰辛的努力,在数据上作了扎实认真的汇总与测算,对国际上部分国家(地区)城镇化的过程与特点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在地方案例上作了广泛的科学分析与总结。这都给课题取得预期效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全书从空间形态、产业发展、人口发展、交通运输、生态安全等主要领域,分析研究了与城镇化空间布局的关系及调整优化思路。

  书中按照“阶段一格局”框架,即以城镇化阶段来分析城镇化格局。在研判中国城镇化进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及部分国家城镇化经验,提出我国“十四五”时期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后期的“中段”,是从快态向慢态变轨的关键期。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国外的研究,探讨了该城镇化阶段下,空间布局可能出现的诸如极化、郊区化以及与产业形态变化相适应的空间形态变化,提出了“五期叠加”的判断,即速度持续放缓期、问题集中爆发期、流动多向叠加期、格局加速分化期、动力机制转换期,深化了对我国城镇化阶段的理论认识。

  本书对全国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也做了较准确的分析与预测,认为全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在经济高速阶段一般演变较快,但是从“十三五”中后期开始,大格局就比较稳定了。因此,他们认为对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较大的方案,一般来讲很难实施。本书提出了加快培育西部陆海新通道,支持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优化形成“新两横三纵”的格局,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作为一项政策研究,本书的主要目标是为政府高层决策提供支持。书中的一些观点建议部分已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有的已经转化为有关政策或促进了相关政策的出台。比如,课题研究提出把“胡焕庸线”作为重要控制线,“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按照边境地区和非边境地区分类施策,具有创新性。这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有所体现,即增加了400毫米降水线(接近于“胡焕庸线”)的表述,同时也突出了边境地区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和完成后,课题组还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国家高端智库专报》等内部信息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及时报送到了中央及有关部门,多项成果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课题组成员还在一些学术期刊、主要报纸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在有关学术团体的学术年会发表主题演讲,还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和2020年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总之,高国力、刘保奎等同志的《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方略》一书,政策目标明确,资料与数据基础扎实,主要结论分析有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方针的实施已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值得有关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及城市科学、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参考与借鉴。

    

                                                            ————著名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

序言二:


  城镇化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问题,召开列规划和政策文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发展理念是一个重要的进步。2013年,本人参加的中国工程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提出了把“人的城镇化”作为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镇化速度开始放缓,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关系正在深刻调整,人口流动、集聚形态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城镇化进程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研究下一步城镇化及空间布局趋势有着强烈的理论和现实需求。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人口流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经由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群,转向了大学生就学就业占很高比例的流动人群,城镇化人口流动出现了中心城市与县级单元“两端集聚”的态势。一方面,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有比较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科研体系,知识和技术产业密集,又有更高的生活品质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因此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人力资本,形成一个累积循环。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些处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如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郑州、合肥等快速发展。可以预见,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都市圈有机会集聚更多人口和经济,成为支撑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本人在中国工程院“中国县(市)域城镇化研究”中观察到,中西部地区跨区域流动的农民工出现了回流,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城乡通勤”“工农兼业”的生活方式,或选择流向省内中心城市。县级单元成为人口集聚的重要空间。此外,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出现了人口再城镇化的多元、多向流动形态。

  当前,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退潮并影响世界城市网络和全球产业链。主要经济体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全球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和在岸化趋向,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内部循环强化。东亚地区新兴的全球城市加速崛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科技革命重塑全球城市格局。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演进,数字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产业迭代步伐加速,城市的产业组织、空间组织和居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扁平化”趋势明显,给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与新经济相关的生产要素快速向优势地区和优势城市集聚,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新技术革命与新经济发展对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将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将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战略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对城镇化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增强都市圈的“双循环”的枢纽和战略支点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创新策源功能,在内陆地区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都市圈;也需重视县(市)域城镇化和县城、市区对广大农业地区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促进广大农业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由此产生并有效扩大消费内需。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十分重视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十分重视联通需求和供给循环,激发内需潜能,促进国民经济各个环节更加畅通。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应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人居环境、住房、交通及各类生活服务需求。为城乡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居民提供可选择、可承受的服务与设施供给,这将有助于培育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中心和枢纽。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做好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和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一是要深化改革,以新发展格局倒逼城镇化领域一系列改革。需要进一步释放和提升国内消费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释放农民与市民的消费潜力。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提高农民农村土地权益收益,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改革城镇管理体制。

  二是要优化布局,发挥都市圈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与枢纽作用,要加快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依托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立以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为载体的经济循环系统,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聚和扩散,形成稳定的区域化、本地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高空间配置与经济运行效率。要增强中心城市的创新策源功能,要加强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创新体系战略性重构;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若干个重要城市群与都市圈,拓展内陆地区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要加强县城与县级市区发展支持,通过“补短板”提高县城对广大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是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向关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高投入高消耗转向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要更加重视逐渐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的生活新需求变化,提高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供给水平;要从大拆大建,扩张式发展转向存量利用,内涵发展的模式;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全面转变城乡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使居民消费、绿色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和重要投资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本书依托的研究课题在2019年就已完成,但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如优化形成“新两横三纵”发展格局,将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分类发展都市圈,实施县城提升计划,“两端集聚”等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对理解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意义。可以说,本书是城镇化空间布局研究的一部最新成果,值得推荐。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



 

附:作者简介——高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修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连氏高级访问学者。


  曾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中组部和团中央第四批“博士服务团”挂职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课题、国家部委重大课题多项,其中《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研究》、《“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研究》等课题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优秀科研成果二、三等奖。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附:作者简介——刘保奎

  刘保奎,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二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城镇化中的空间再生产,主持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及相关地方课题十余项,获省部级一、二等奖项七项,著有《农民工居住行为与空间效应》、《中国城镇化中的土地制度改革》等。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