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改革发展动态第10期:诺奖得主保罗•罗默:城镇化既需要市场也需要政府
首届数字经济时代县域商业创新发展大会2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会上公布了第一批123个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典型案例。
经过4年多建设,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地区最大的体育服务综合体周浦体育中心近日启动试运营,这在丰富浦东新区体育设施供给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完善“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
广东省政府日前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将“数字湾区”建设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打造统一大市场和优质生活圈。目标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
11月22日,据广州人大网发布消息,《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拟于2023年12月下旬进行第三次审议并交付表决。为做好该法规案的审议工作,公开征求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对《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日前,随着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碳达峰“施工图”全部公布。各地的实施方案有何特点?哪些领域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些方案会给相关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记者26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为盘活乡村土地、解决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安徽日前印发《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振兴的若干举措》,明确“点状供地”项目实施要求、用地报批与履约监管等七方面举措。
近年来,鹰潭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菜单式”“订单式”发展,向群众“发单”征集需求,精准推送文化服务。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六部门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
江苏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指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对居民小区内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居民电价,对执行工商业电价的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24日,北京市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立足于推动中长期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明确5个方面50条具体工作任务,努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8月21日,《深圳市促进物流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正式印发,从引进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拓展外贸新业态、供应链企业服务制造业、保障仓储设施供给、金融支持等方面,针对性提出10条具体举措
为全面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根据《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结合重庆实际,制定《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对外贸创新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上海会展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近日上海制定了《上海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上海市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靠前谋划2024年改造计划。
6月底至今,陕西、江苏、四川等省份专门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北京、黑龙江、河南等十余地推出优化调整稳就业一揽子政策。各地快马加鞭、集中发力,释放稳就业、特别是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积极信号,为下半年推动就业形势持续改善提供重要支撑。
让城中村改造收到实际效果,让百姓更有获得感,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张弛有度,努力实现与人口结构和周边产业相匹配、百姓住得起商户租得起、基本配套更完备、公共服务更优质的实际效果。
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分三类推进实施。作为一个关乎多方利益的系统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当前在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背景是什么?怎么改?难点在哪儿?
推进城中村改造有助于补齐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短板、破解“大城市病”,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今年以来,从被烧烤带火的山东淄博,到被影视剧带火的广东江门、安徽蚌埠,再到被“村BA”“村超”带火的贵州黔东南,网红地标、网红城市层出不穷。网红城市的“出圈”密码是什么?城市管理者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
政府大院停车场免费向游客开放,邮轮旅游等多元化产品提升消费体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广受青睐……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多地积极采取举措便利游客出行,通过多元化产品设计更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激发假日市场活力。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城市绿道超过9万公里。近年来城市绿道建设不断加快,那么,什么样的路才算是城市绿道?城市绿道如何建?建成后又该怎么管?城市绿道建设“加速跑”,这体现出哪些发展理念?
如今,不少城市正探索发展“后街经济”,提升热门商圈商业价值的外溢效应,带动商业资源有序向支马路延伸。 何为后街经济?良好运行的后街经济怎样反哺主街、让商圈整体升级?
近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服务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使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