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出版物

中外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

来源:城市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9-06-19 点击次数:130720

绪  论

冯  奎  郑明媚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1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达到51.27%。自是年起,中国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对未来城镇化的空间形态、发展重点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的阐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规划,构成了“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课题的时代背景。

城镇化率达到50%,预示着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化率达到30%之后,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吸引乡村、小城镇、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城镇化率渐趋50%之际,城市人口已经达到并超出乡村人口,这时候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仍然存在,但受到城市治理水平的限制等因素影响,大城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将出现下降。大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资源有限、环境恶化等原因逼使一部分人口与产业向外迁移。大城市周边那些环境舒适、交通便捷的中小城市、小城镇最先获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影响,开始进入较快发展阶段。20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城市化都先后呈现出上述特征。

中国属于城镇化后发国家。20世纪后十年以至21世纪头十年,正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城市获得长足发展的阶段。城镇化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大城市在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也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东部沿海的广东、浙江等省,城镇化率都超过60%。这些地方,传统上的“专业镇”、各类“块状经济”强镇就非常发达,率先进入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新阶段。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大城市如北京,凭借各种行政资源和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城市人口激增,遇到了严重的“大城市病”。而北京周边的一批中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在产业发展选择与条件下与北京有一定互补作用,成为环北京都市圈发展的优先区域。中西部一些大城市周边,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人口等资源一边继续向大城市集聚、集中,另一方面大城市的资金、技术、产业、人才等也逐步向中小城市、小城镇转移,呈现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并存的局面。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以往那种单一的大城市发展路径,正在被一种新的路径所取代。这种新的路径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就是,以都市圈的近圆型城市化区域为空间载体,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小城市为支撑,城镇化发展出现了多点、多中心的格局。

中国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城市群为基本空间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合我们国家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来看,未来以城市群为基本空间形态的城镇化,主要必须依靠都市圈的优化发展。这是因为中国城镇的空间形态实际上是行政化体系的空间映射。既往的行政化力量与资源的配置使得这类高等级的城市率先成为大都市。在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方面是确保大都市充满活力,另一个方面是推动城镇化的政策重点下移,充分发挥行政与市场机制两种力量,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因此研究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实际上就是以“十二五”城镇化规划为背景,探索中国城市群的成长演进之路,研究中国城镇化空间形态的优化发展之路。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分别展开研究,由来已久。但是从都市圈与中小城市相结合的角度,以案例形式全面研究国内外主要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的历程、机制、特征,成果还不多。本书认为,针对都市圈与中小城市的研究值得深入下去,尤其是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

首先,从理论层面而言,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是城镇化中后期阶段全球普遍的城镇化现象,对其内部规律进行揭示有利于丰富城镇化研究。20世纪开始,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大城市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等优势,集聚着众多的人口,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膨胀加上缺乏有效的规划,大城市中普遍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现象。这又反过来促使市区居民不断向郊区迁移,城市化逐渐向郊区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逆城市化”。此后大城市的边界不断扩展,与周边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催生着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都市圈是新型的城市组织形态,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联合发展,产生集聚效应,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市圈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都市圈的发展证明,都市圈作为高级的空间组织形态,逐渐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逐渐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次,从应用层面而言,研究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市圈的成长经历,有利于中国合理借鉴其经验教训,推动中国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中国已经出现大型都市圈,它们的出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区域经济中合理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对资源分配和有效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都市圈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在形态上已显现出连绵成片、跨界发展等特征,但由于受限于中国二元化的城乡结构,制度性障碍难以突破,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发展并不协调。都市圈中的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如何确定,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发展该如何协调等,一系列涉及二者关系和定位的问题都十分突出。由于对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的内部规律缺乏洞察,宏观决策宽严无据,出现了对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放任自流的倾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都市圈,尤其剖析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进程、历史背景、内在机制,有利于我们出台区域、城镇化以及中小城市的发展促进政策。第三,从方法层面而言,多案例对比研究是城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本书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探索。世界发达国家的都市圈发展的道路都不相同,它们的发展既遵循共性的规律,但在个性特色方面更是千姿百态。

伦敦作为昔日大英国帝国的中枢,自18世纪起就在国际舞台上璀璨耀眼,今日依旧是重要的国际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巴黎作为成长于塞纳河上的艺术文化之都,长时间扮演者欧洲大陆中心的角色,在世界城市设计上有着重要地位;纽约则是年轻而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的象征,其短时间内的迅猛发展,让世界为之侧目,是美国百年间城市化、郊区化最好的缩影;东京从小渔村到今日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科技中心,反映出了日本从明治维新起学习西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道路;而悉尼在南半球独树一帜,凭借海港优势拥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首尔在二战后的崛起,是亚洲国家在政府导向、资本密集模式下集中资源发展的成功路径。上述城市从世界范围来看,均在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都是具有极高价值的经典案例。所以,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悉尼都市圈、首尔都市圈将是本书研究的重点。

中国是大国,大国城镇化发展都必须立足自身,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中国的数十个主要都市圈,按其面积、人口而言,与世界上主要都市圈不相上下;其产业与影响力也将超过许多国家,在世界上占据一定位置。其中,珠三角都市圈的市场经济机制发育较好,中小城市星罗棋布,专业镇实力雄厚;长三角“大上海”龙头带动作用明显,中小城市培育的体制机制改革带动面广、操作性强;京津冀地区,重视发挥首都圈功能,中小城市发展借力大北京、获得大发展;成渝、贵阳都市圈立足于已有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优势,或在人口城镇化,或在新型产业化发展,或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上,也都各显身手,积累了一定经验。

总而言之,我们在对中外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的研究中,力戒“脸谱化”的倾向。从研究方法上,我们尽力客观面对每个都市圈及其范围内的中小城市,对中外都市圈与中小城市进行详细的历史考察、细致的个性描绘与独特的战略分析,目的在于全面认识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的要义,把握一般规律,立足自身特色,寻求都市圈与中小城市的差异化战略。

二、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本文的国际案例部分重点研究目前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世界城市都市圈,比如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纽约都市圈等;国内案例部分重点研究初步具有全球影响力或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国的都市圈。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都市圈的特征、都市圈核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相关概念包括世界城市、都市圈、中小城市等。

1.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最早由格迪斯提出,在《进化的城市》一书中,他将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称为“世界城市”。

对于世界城市的研究,在学术界而言,起源于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他们关注于跨国公司在国际劳动市场的分布,以探寻哪些城市是“命令的中心”。并且,他们提出了世界城市的两个标准:一是城市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如是否包含众多跨国公司的总部,是否为世界市场提供重要的商品;二是城市所具有的资本影响力,比如其资本的作用是全球性的还是仅仅作为国内与国际体系的联结。

美国社会学家萨森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提出了“全球城市”。他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的浪潮下,全球城市应当是那些在全球的资本体系中利用自己的独特经济优势,创造出自己独特地位的城市——先进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中心。

英国学者泰勒从网络和节点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世界城市网络的概念。他通过对大型跨国性服务公司之间的联系分析,提出了多个具有一定全球性或区域性服务功能的城市,定义为“世界城市”。其领导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每隔几年便会出版《世界城市手册》,其中主要城市有伦敦、纽约、上海、巴黎、悉尼、东京、香港、首尔等。

“全球城市”在概念上与“世界城市”的区别多体现在全球化进程下,在世界经济、贸易不同的地位与功能上,而在其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则更多地体现出共性的一面。所以结合两者的特点和共性,本书所研究的世界城市是指处在世界经济和贸易网重要节点上、在全球化的分工中占据重要地位,拥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并在政治、文化、科技、服务业上发挥独特影响力的城市。

2.都市圈

英国学者霍华德于1902年发表了《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首先提出了“田园城市”模式,该模式开创了从城市群体角度研究城市的先河。其主张“把动态平衡和有机平衡这种重要的生物标准引用到城市中来,建立了城市内部各种各样的功能平衡”,同时建立了“城市一乡村”的城市架构。格迪斯在《Cities in Evolution》一书中提到了“Conurbation”的概念,用来表示数个城市、大的城镇和地区经过人口增长和地理扩张后,形成的连续的、工业化的发达区域。他着重注意了当时先进的电力科技、摩托化的交通方式所带来的扩展并集合城市的能力,列举了纽约一波士顿地区、大东京地区和印度首都新德里地区作为例子。

伊里尔·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理论,指出城市的发展不能全集中在旧城中心区,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远离中心的地域上去,其中卫星城就是治理大城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有机理论”反映了各国城市不断加速的郊区化和新城建设,为城市群的理论奠定基础。

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根据美国东北部的都市区域提出了“一连串的都市区”以及“城市群”的概念,也可翻译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人口稠密区”。作者提及,“这些一连串的都市区都是因为集聚效应在短期形成,而每一个都市区都环绕着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核心发展”。在讨论城市群的发展机理时,戈特曼首先谈到,推动大城市连绵区形成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多核的结构;二是分布在东海岸的城市在经济中体现出的区位的枢纽效应。至于城市群的功能,戈特曼在文中只谈到了其作为主要的港口、商业金融中心和制造业中心的作用。

戈特曼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美国这样一个强调去中心化的国度,城市群仍然是最重要的中心。如纽约,“其他任何地区都不会像纽约那样,拥有一系列从事金融和社会活动的街道,如华尔街、第五大道等”。此外,在谈及城市群的影响时,戈特曼发现,城市群发挥了其重要的“文化导向作用”。

针对城市群中处于周边的区域,戈特曼敏锐地发现,大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大量人口迁离市区,住到80多公里外的偏远郊区,但仍回市中心工作。昔日城市拥有的明确界限被打破,土地中出现了大量的混合使用,使其看起来又像农村又像城市。这种趋势甚至让美国人口普查局引入城市化的术语来对城市群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加以区分。

按照戈特曼随后的文章,世界上有六大城市达到城市群的规模,这六个大城市群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城市群——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在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以及法国北部工业聚集体;以英国伦敦为核心的英格兰都市圈——以伦敦一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中小城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上海等城市组成的。

以上的观点,都是针对西方工业国家的城市化、城市群发展理论或实证的研究结果。1950年,日本政界与学术界围绕当时东京及其周边卫星城的发展,正式提出了“都市圈”、“大都市圈”的概念。按照日本行政管理厅的定义,都市圈是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须在10万人以上。1960年,日本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制定了《大都市圈建设基本规划》,并对都市圈范围作了界定,指出“大都市圈是由一个拥有5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是由几个50万人口以上相邻城市和若干邻接市镇所组成的区域”。

中国学者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对城市群与大都市圈进行研究。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周起业、刘再兴等教授在《区域经济学》中提到大城市经济圈的概念。1990年,复旦大学高汝熹等在《论中国的圈域经济》中对大都市圈进行了定义,并界定了相关大都市圈。他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经济辐射和经济吸引,带动周边城市和农村,以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经济网络”。此外,宋迎昌、陈秀山等专家学者也都对大都市圈的概念进行讨论并展开研究。

回顾大都市圈的概念,可以发现,大都市圈概念的理论来源是城市群研究,其内涵与应用与各个国家的情况紧密结合。迄今,学术界对于都市圈的认识先后走过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集合城市(City Cluster、Satellite City)、城市组群(Conurbation)、都市圈(Megalopolis)四个阶段。学者们对都市圈的概念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使用较为频繁的相关词汇主要有都市圈、城市群、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镇群体等,并且在大都市区的标准方面,也是存在各种不同的标准和方案。

在提取共同点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都市圈是指以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为核心,拥有与核心城市形成一体化社会经济联系和合理产业分工的中小城市,通过成熟立体的交通系统与发达的通信系统达到整个区域范围内的紧密联系。其特点是:首先,从组成上来看,都市圈都是由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联系的紧邻的中小城市所组成的;其次,从地理空间上来看,都市圈内以发达的交通廊道为基础,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一日内的通勤圈;从相互联系上来看,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都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发展趋势,中心城市吸引着大量资源及劳动力,并且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分工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经济上来看,都市圈内部形成了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能各自利用其自身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快速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达到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3.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

都市圈内拥有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它们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西方学者在研究都市圈范围内不同城市类型时,提出过大城市一小城市、中心城市一边缘城市、核心城市一依附型城市、枢纽型市一节点型城市一外围型城市等等不同的概念。

麦基在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后还提出过“灰色地域”概念,用以表示这种都市圈内城市形态的多样化。在他看来,都市区内除了有主要都市(Major Cities)、边缘都市区域(Peri-urban)之外,还有所谓的城乡融合区(Deskota)。该区域混合了密集型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大多处在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上,主要由密集的农业人口组成,以从事水稻种植为主要农业活动。

简而言之,都市圈内的主要城市类型包括中心城市和外围的中小城市。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是指在都市圈中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多种综合功能,并且土地开发程度及密度高,主要作为金融、商贸、服务中心,在都市圈经济活动、交通系统以枢纽形态呈现的大城市。中心城市具有极强的综合竞争力,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对都市圈内周围城市产生聚集效应,并带来扩散的效应。

都市圈中的中小城市是一种比农村或者乡村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具有一定的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其工作人口并不是主要从事农业,而是工商业比较发达;通过都市圈的综合交通网络,如轻轨、城市高速道路与中心城市紧密联系,具有大量通勤人口;能与中心城市形成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环境资源的共同利用,是沟通城乡区域经济的桥梁与纽带。

值得强调的是,在国内外城镇体系中,中小城市与中小城镇并不同。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对中小城市与中小城镇进行实质性的区分。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简化研究的概念;二是为了避免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歧义。例如,中国的建制小城镇中,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的已有近740多个,按多数发达国家的标准,它们都应该被列为小城市范畴。而欧美有的小城市,由于各种原因还保留着“town”的名称。所以本书着重研究的概念是都市圈以及都市圈范围内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关系,中小城镇被等同于中小城市看待。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都市圈发展经历过最初的小渔村和小城镇、中心城市发展、中心城市壮大产生集聚效应、中心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崛起、都市圈内经济产业分工等阶段。世界城市都市圈和中国主要的都市圈大多走过了近百年乃至千年的历史时期。对世界城市都市圈和中国都市圈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对各历史时期的背景及基础资料细致的研究之上,借助唯物辩证法、比较研究法,对经济趋势变化、社会环境转变、理论思想影响、规划设计作用等关键事件进行梳理,找出都市圈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的脉络,对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总结出都市圈发展的规律。

由于都市圈发展历史周期长、资料与研究众多,因此需要在时间的纵向轴和各都市圈进行比较的横向轴上来分析。具体来说,在纵向上以时间与各个阶段的重要历史背景为轴,归纳与剖析各个都市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发展轨迹特点、作用关系、产业状况以及面临的规划思想与政策措施。在横向上,以都市圈范围内各有关城市的地理状况、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

对每一都市圈进行研究,一般又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该都市圈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第二,按时间对都市圈内部的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予以梳理,对其中的发展规律进行总结概括;第三,着重研究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中相互之间产生的作用关系,并分析二者的互动机制;第四,对曾经给都市圈发展带来显著影响的相关规划、法规、政策进行剖析,总结各项宏观和微观政策方案起到的效果;最后对都市圈中典型的中小城市进行案例分析,以见微知著。当然,根据不同都市圈的特征,以上诸多方面的详略取舍并不完全相同。

在具体写作顺序上,绪论梳理了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状态。第一至第六章是国际案例篇,分别论述伦敦、巴黎、纽约、东京、首尔、悉尼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的历程、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第七章至十一章是国内案例篇,分别论述珠三角、以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成都、黔中、京津冀区域范围内的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的历程、经验与问题。


 

参考文献

[1] Ceddes. Cities in Evolution. Williams&Norgate,london,2005.

[2]Friedmann,J.and Wolff,G.“World city formation: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82:vol (3),309 ~444.

[3]P J.Taylor.  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Geographical Analysis,2001: 33,181 ~194.

[4]E,Howard.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65.

[5] Eliel Saarinen. 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43.

[6]Cottmann,J.Megalopolis: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m Seaboard. Economic Ceography,1957:Vol. 33.

[7] Cottmann,J.Megalopolis System around the World. Ekistics,1976.

[8]宋迎昌.都市圈从实践到理论的思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9]周起业、刘同兴等.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0]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务馆,2005

[11]T.G.Mcgee.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  In:N.Cinsburg ed. 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

[12]冯坛,城市化区域发展中的核心城市研究.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13]王战和,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 (2)


目  录

 

第一章  伦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研究... 9

第一节  伦敦都市圈概况... 9

第二节  伦敦都市圈中心城市及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与规律... 11

第三节  伦敦都市圈中心城市及中小城市相互关系与互动机制... 15

第四节伦敦都市圈相关规划、法规、政策及其影响.. 27

第五节  伦敦都市圈中小城市案例分析——新城米尔顿·凯恩斯.. 30

第六节  小结... 33


第二章  巴黎国际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研究... 36

第一节  巴黎国际都市圈概况... 36

第二节  巴黎国际都市圈中心城市及中小城市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40

第三节  巴黎国际都市圈中心城市及中小城市相互关系及互动机制... 43

第四节  巴黎国际都市圈相关规划、法规、政策及其影响... 47

第五节  巴黎国际都市圈中小城市案例分析——马恩拉瓦莱新城.. 49

第六节  小结... 53


第三章  纽约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研究.. 59

第一节  纽约都市圈概况... 59

第二节  纽约都市圈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63

第三节  纽约都市圈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相互关系及其互动机制.. 65

第四节  纽约都市圈相关规划、法规、政策及其影响研究... 74

第五节  纽约都市圈中小城市案例分析——纽瓦克.. 77

第六节  小结... 80


第四章  东京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研究.. 85

第一节  东京大都市圈概况.. 85

第二节  东京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及中小城市发展过程... 88

第三节  东京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及其中小城市相互关系及互动机制... 92

第四节  东京大都市圈的规划及法规与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相辅相成... 103

第五节  东京大都市圈中小城市发展案例分析——从横滨到新横滨... 106

第六节  小结... 112


第五章  首尔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研究.. 116

第一节  首尔都市圈概况... 116

第二节  首尔都市圈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关系及互动机制... 120

第三节  首尔都市圈相关规划、法规、政策及其影响研究... 128

第四节  首尔都市圈城市扩张——五城镇发展案例分析.. 129

第五节  小结... 133


第六章  悉尼都市圈与中小城市发展研究.. 135

第一节  悉尼都市圈概况... 135

第二节  悉尼都市圈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138

第三节  悉尼都市圈中心城市及其中小城市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机制... 141

第四节  悉尼都市圈相关规划、法规、政策及其影响研究... 150

第五节  悉尼都市圈中小城市案例分析——北莱德.. 152

第六节  小结... 156


第七章  珠三角都市圈和专业镇发展模式研究... 161

第一节  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概况与过程.. 161

第二节  珠三角专业镇的发展概况与过程.. 165

第三节  珠三角专业镇的转型与升级.. 177

第四节  珠三角专业镇发展的战略方向... 183


第八章  长三角都市圈与浙江小城市培育研究... 190

第一节  长三角都市圈和核心城市上海的发展关系.. 190

第二节  浙江培育小城市的背景与原因... 195

第三节  浙江培育27个小城市的主要做法... 205

第四节  浙江培育27个小城市的基本经验... 211


第九章  黔中城市群与中小城市发展.. 217

第一节  贵州城镇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217

第二节  黔中城市群对贵州城镇化的作用.. 227

第三节  黔中城市群与贵州中小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238

第四节  优化贵州城市化格局的战略建议.. 240


第十章  成都都市圈与都江堰市发展战略.. 248

第一节  四川与成都市都市圈发展... 248

第二节  成都都市圈发展基础与意义.. 260

第三节  成都市都市国外圈层中小城市发展... 266

第四节  都江堰城市发展战略... 277


第十一章  首都都市圈与崇礼县发展战略.. 286

第一节  首都都市圈的区域辨析.. 286

第二节  京津与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 294

第三节  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崇礼县的发展... 314

第四节  崇礼县城市发展战略... 320


后  记    329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