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大家谈

智慧城市大家谈 | 第八期:智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

来源:SCDA智慧城市发展联盟 发布时间:2020-05-13 点击次数:1242

编者按

在第5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依托城市“云+数”ICT新基础设施,浪潮打造的智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智管中心”)全新亮相。该中心是集大数据运营、发展规划、应急协同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伴随着数字经济浪潮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智管中心也将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访谈内容

欢迎来到智慧城市大家谈。本期访谈的主题是智管中心,它作为城市级别的社会综合治理创新平台,能够自我感知、自我学习、自我修正,让城市的各个部件协同工作。本期有幸请到浪潮集团副总裁、智慧城市事业本部总经理姜振华,姜总将带我们走近浪潮智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走近“城市大脑”。

智慧城市初衷:解决城市病,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主持人:姜总,您好!在刚刚结束的2019亚太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上,IDG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2019中国智慧城市领军解决方案提供商”、“2019中国领军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浪潮斩获了两项大奖。落地城市济南、娄底荣获“2019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宝丰荣获“2019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的确,浪潮不仅是中国领先的云服务、大数据运营商,近几年也一跃成为领先的智慧城市运营商,浪潮承建的智慧泉城入选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十大样板工程,那么在您看来,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初衷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姜振华:伴随城镇化进程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突显,我国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也亟待提高,另外中国经济发展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今伴随城镇化进程和数字经济“两股洪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必然选择。

智慧城市跟城市一样,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本身就是一个持续运营、不断完善的过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少则上千万元,多则几百亿元,仅靠政府资金支持难以承担,智慧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方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也应该像城市交通、能源、水务、电信这些工业经济的基础设施一样,引入市场化的机制实现可持续的运营。

智管中心是城市的大脑

主持人:既然您提到智慧城市的运营,现在全国多个城市涌现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有的称作“城市大脑”,有的称作“城市云脑”,那么它们和智慧城市的关系是什么?对城市运行会带来什么影响?

姜振华: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出现新的动向,城市大脑、城市云脑、城市超级大脑、城市超脑、城市神经网络等“泛城市大脑”概念也大量涌现。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各自提出和开展了不同城市大脑建设方案,例如,阿里在2016年提出ET城市大脑,华为在2017年提出城市神经网络,腾讯在2018年提出城市超级大脑,科大讯飞提出城市超脑等等。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和肌理。同样,城市也应该像人体一样具有大脑,只有在城市大脑的统筹指挥下,各城市单元、各组织机构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保证城市一体化高效运转。浪潮提出的智管中心就是智慧城市的“大脑”, 它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数据的共享和开放,将城市中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使城市具有了思考能力,使城市治理更加精准、科学,城市运行更加高效,老百姓也能从中得到便利和实惠。

其实,城市大脑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城市进行思考,需要放在一个更大范围的互联网大脑框架下建设,需要建立统一标准,协同各城市之间的技术资源特点形成统一的建设模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城市大脑的信息孤岛效应,这也是我们努力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城市大脑”提升问题解决效率,感知城市运行状态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城市大脑”可以提高城市的治理效率,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讲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习总书记说“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那么请问“城市大脑”是如何帮助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呢?

姜振华:首先,“城市大脑”加强了政府多部门的资源整合,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以济南为例,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管中心,整合汇聚来自政务服务、金融监管、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健康医疗等政府数据,还有源自智慧路灯、智慧井盖等物联网感知数据,以及来自互联网的数据,三类数据在“大脑”中进行融合,支撑政府跨业务协同及流程再造。比如说基于济南“城市大脑”建设的“一贷通”实现“101”贷款模式,即“1分钟申请,0跑腿、0抵押、0服务费,1秒钟放贷”,为济南本地1.1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8亿元,单日贷款申请额突破1.2亿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以前,一个小企业主想申请几十万的企业发展贷款,可能需要找5、6家银行,提交几十次资料,等待好几个月还不一定申请下来,而现在只需要通过“一贷通”平台在线申请,5个工作日就可获得贷款审批。城市老百姓咨询、求助、纠纷、投诉、举报等诉求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得以解决,极大提升办事效率和百姓满意度。

另外,通过智管中心,我们就可以动态监测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公众服务、政务管理、城市资源统筹等城市运行体征,感知城市运行的状态。政府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进行应急事件的现场指挥,极大提升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比如,智管中心全面接入消防、应急、医疗卫生等数据资源和视频监控资源,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大脑”将通过“资源一张图”全面呈现城市应急资源、消防资源、人力资源、医疗资源等分布情况,各部门管理者可通过“大脑”统一调度、指挥,并规划最优救火方案,将火灾伤害降到最低,这样一来决策效率、资源协调效率和应急处理效率将极大提高。

另外,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为治理城市、规划城市提供决策依据。也就是说,凭借对城市运行体征的融合汇聚、挖掘分析,可以发现城市运行特点、规律和以及出现的问题。例如,通过对风环境、大气污染、水环境进行仿真模拟和监测,可以发现风向、大气排放等规律,从而进行通风廊道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大风灾害预警、风电选址等;通过监测道路车辆运行状况、污染源排放情况,可为政府治堵、治霾等提供决策建议和优化方案。

智管中心让城市“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

主持人:听了您的讲述,了解到智管中心可以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呈现,政府部门还可以进行联动指挥,通过打通各部门数据,将部门间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还可以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预先判断,比如说交通、治霾等。那么,老百姓能感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改变呢?

姜振华:现在各地政府都在讲要让城市治理有温度,济南也提出打造“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智慧泉城。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已经成功运行,小到市民的衣食住行,大到政府决策和城市治理,老百姓都能感受到切实的变化,享受到实在的便利和服务。

有了“城市大脑”,各部门数据便进行了共享、打通,人们到医院看病带一部手机,就能全部搞定;信号灯会思考,济南经十路的指示屏实时提示路段拥堵状况,按照它的提示,人们出行就可避开高峰路段,一路畅通;想办理社保公积金业务、各类生活缴费,一个“爱城市网”APP全部办结;开办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用“一贷通”平台可实现“101”贷款(1分钟申请、0人工干预、1秒钟到帐),这样高效便捷的智慧生活,已成为济南市民的常态。

再比如,“城市大脑”将交通、消防、园林、安监等各部门视频资源汇聚到了一个平台上,城市所有的视频监控资源一览无遗,通过平台可以直接看到济南市767所学校中16万名学生进出学校的视频监控画面,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学的安全。如果有犯罪分子出现在监控画面,公安人像解析系统会和在逃人员库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匹配度达90%以上将自动报警,公安部门研判无误后可将犯罪分子抓捕归案。老百姓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可以说提高了很多。

“城市大脑”全国遍地开花,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主持人:看来,这个大脑很智慧,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城市能从中受益。目前浪潮建设的智管中心,也可以说是“城市大脑”,在全国各地的运行情况怎么样呢?

姜振华:现在,随着济南的成功打样,浪潮智管中心已经逐步在娄底、鹰潭、固原、宝丰等地遍地开花、全面布局,有效提升了当地城市治理的效率,推动了当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而且老百姓也通过“城市大脑”享受到了切切实实的便利和实惠,比如由于政务信息的共享和开放,以前需要跑3-5趟才能办结的业务,现在只跑一次就够了,甚至像公积金提取、企业注册等服务可以实现一次也不用跑,动动手指在爱城市网APP上就能办理。

城市大脑面临诸多困难,浪潮智慧城市底座平台应需而生

主持人:您认为目前全国各地火热的“城市大脑”背后存在哪些问题或者难点呢?

姜振华:城市大脑的核心就是,通过这个“大脑”,让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人的效率,说到底是要节省资源,现在所有的技术如果不以节省资源为目标都将不可持续。中国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每个城市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各种资源都很紧缺,所以“城市大脑”将来可能会变成每个城市的标配。

但是“城市大脑”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还存在很多困难。目前,智慧城市更多是采用自顶向下的建设模式,聚焦在数据中心、城市专网、云平台等基础设施以及“花瓶”式城市运管中心等建设上,为管理者提供多维度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以呈现、管理为主,但存在着民众参与和体验感不强、城市资源整合度不够、服务流程没有全程贯穿等诸多问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是要以人为本,所以对城市资源的整合与治理,以及为民众服务等能力上还需进一步的提升。

城市资源的整合与治理,离不开对城市资源运行状态的感知,离不开物联网,浪潮要打造以物联网为核心,建设全面感知的高标准城市数字基础设施,使城市资源互联互通,改善城市治理模式,再造融合贯穿的服务流程,实现城市的共享共治。为实现上述智慧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浪潮提出要建立“人机共生”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三大组成部分,即“一个大脑,两大体系”:一是以智管中心为基础,建立数据融合、统筹分析、智能调度的城市大脑,二是以物联网为核心建立城市物理资源的感知体系;三是以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为依托,建立流程贯穿的城市执行体系,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闭环”。最终,建成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智慧化转型”。

基于上述设想,今年浪潮打造“一云两网一图两引擎”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底座平台,构建城市数据湖,提供运行态势监测、全景呈现、指挥调度、辅助决策等能力,助力城市管理向“服务”转型。当然,智慧城市底座也不是万能的,它为 “数据融合”、“流程贯穿”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真正实现城市的万物互联、数据的共享共治,还需要政府运行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支持。

丰富应用场景  完善“大脑”内容与功能  引入先进信息技术

主持人:那么,未来浪潮将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对“城市大脑”有何规划?

姜振华:其实,智慧城市说到底还是城市的升级版,最终还应还原到城市的本身。城市因有“市”,即经济行为的存在、人的聚集才称其为城,“智慧城市”在智慧以外,还需导入经济因素,解决产业聚集。浪潮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除了致力于数据的收集、融合、利用,未来还将把浪潮生态中各种经济要素、创新创业要素和所在地区对接,从而衍生出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经济腾飞。

关于智管中心将来的规划,一是要丰富应用场景,计划实现警务、交通、城管、文旅、卫健、房管、应急、市场监管、农业、环保、基层治理等11大系统、48个场景同步推进,并运用BIM模型,实现三维呈现,给人们科幻大片般的享受;二是要逐步充实、完善“大脑”的内容和功能,主要在城市动态监控、体征信息采集、事件处置考核、协同调度指挥、数据开放共享、辅助决策支持分析和城市信息发布等方面下功夫,让它更智慧、聪明;三是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软交换、物联网等,使“城市大脑”的思考更精准、稳定、高效。

智管中心是属于整个城市的大脑,属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所有人,它不仅能提高政府的治理效率和水平,也能不断提升每个人的出行、就医等效率和体验。随着政府效率的提高和信息化环境的提升,城市投资和营商环境也将不断优化,进而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入驻,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取得全方位的社会效益。


 嘉宾介绍:

姜振华,浪潮集团副总裁、智慧城市事业本部总经理、电子政务信息化专家,从事智慧政府领域研究近二十年,带领团队在业界首次提出智慧城市运营商理念和浪潮的智慧城市阶段划分标准,并倡导以云中心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核心,基于数据共享与开放,按照“规划、融资、建设、运营”四步曲,发挥“平台+生态”的双轮驱动,以“一平七通”为突破口,科学、有序、高效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在姜振华的带领下,浪潮正为济南、娄底、鹰潭等30余个城市提供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在全国31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业务,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