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王玮 等:体育产业规模和地位有待提升,上海该如何发力?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1-11-10 点击次数:92729

作者 |王玮  丁博汉  张亚军  吕岚琪  潘斌

体育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和人文魅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能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提高市民整体健康生活水平,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城市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体育实现全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体育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市民参与体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深入分析上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推进上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典型特点

(一)产业规模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扩张

上海体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质效进一步提高。2015—2019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从910.1亿元快速增长至1780.88亿元,年均名义增长率达18.3%。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体育服务业成为引领上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市场主体数量实现近两倍的快速增长

体育产业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育成长,逐渐成为上海体育产业动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截至2019年末,上海市体育产业主营机构单位数量达到22385家,较2015年末的7938家增长近2倍。领军型的新模式、新业态企业明显增多,涌现出阿里体育、力盛赛车、网映文化、洛合体育、英士博、巅峰减重、跃动跳绳、每步科技等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同时,久事、东浩、上港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围绕体育产业加码加力,成为培育体育产业链、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产业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

体育产业发展的引领性进一步显现,赛事、场馆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增长迅速。在重大赛事方面,2016—2019年,上海共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656次,较“十二五”时期增长20.6%。场馆设施方面,市民体育公园一期足球公园、国际马术中心、上海自行车馆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在探索“政府建、企业管”经营模式上,上海加大改革力度,场馆运营管理创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上海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产业规模实力不足

2019年,上海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至558.96亿元,占上海GDP的比重达1.5%。当前体育产业占全球GDP的比重约为1.8%,美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约2.85%,欧洲的占比在1.8%~3.7%。依据当前体育产业高速增长的态势和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体育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上海体育产业在规模和地位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申办筹办能力不足

自1997年“八运会”以来,上海已超过20年没有举办过国内、国际超大型综合性赛事。相比之下,近年来南京、杭州等城市在申办、筹办大型体育赛事方面则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2014年南京成功举办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杭州获得了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的主办权。

(三)体育场馆设施的运营管理能力不足

当前,上海体育场馆设施运营模式还未能放开搞活,特别是对“以体育产业养体育场馆”的模式还需解放思想。尤其在产业边界愈加模糊的当下,体育场馆仍只作为赛事载体存在,功能结构相对单一,对文化演艺等是否可以做、如何做,缺标准、缺监管,这既制约了场馆发挥最大效用,也难以适应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

(四)体育人才吸引力度不足

目前,上海尚未形成完备的体育人才体系,缺少优秀的后备运动员队伍以及专业水平较高的领军型教练员。高端体育人才引入方面,上海缺乏与资金吸引制度相配套的户籍制度,容易出现高端体育人才能够引进来但留不住的被动局面。相比之下,北京2017年出台的《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在体育人才引进上有较多政策支持,提出加大体育人才引进力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赛事策划人和组织人、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国际级和国家A级裁判员、知名体育解说员和体育节目主持人;具有良好发展趋势和培养前途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这些做法值得上海学习借鉴。

(五)体育市场主体的培育扶持能力不足

多年来,在扶持体育产业发展方面,上海通过公共投资的方式做了很多努力,如孵化或引进体育赛事、建设体育场地、投资职业体育俱乐部等,但在公共政策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空缺。上海在改革现行监管体系和优化市场环境方面相关政策仍不完善;陆续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相互衔接不够。 

三、加快推动上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三个依托”:深化“体育+”与“+体育”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依托重大战略抓产业地位。一是搭建长三角合作平台,在联合办赛、场馆建设、共育后备人才等方面相互合作,协同作战。二是对接临港新片区发展,借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税收政策优势,吸引优质体育企业落户。三是承接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通过延伸产业链激发体育场馆潜在的商业价值,探索布局会展、文化、娱乐等产业。

依托重大项目抓产业落地。一是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体育产业园区和基地。二是推进大型功能性体育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提升体育训练基地、体育公园等载体设施。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及上海城市运动中心建设,进一步开发多元业态,导入多方关联资源。

依托重大改革抓产业生态。一是持续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加大体育总部企业、上市公司招引力度,继续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落户一批重大体育项目。二是深化职业体育、人才培养引进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三是完善体育产业资金支持方式,通过项目资助、“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重点扶持体育产业关键领域、重点区域,突破薄弱环节。

(二)“三个着力”:牢牢抓住赛事、场馆和市场,增强上海体育产业引领性

着力发挥体育赛事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中的桥梁作用,提升赛事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招赛引会,持续办好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环球马术冠军赛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顶级赛事,主动承接全球更广泛参与的顶级综合性赛事。二是培育自主品牌赛事,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海杯”诺卡拉帆船赛等本土原创品牌赛事为抓手,扩大上海体育国内影响力。

着力探索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新路子。一是积极探索体育场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模式,将有资金条件、运营能力的企业引入场馆运营与管理中。二是放宽体育场馆应用场景限制,聚焦体育用品、体育赛事、体育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展览,探索“体育+文化”“体育+展览”等的多场景运营模式。

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体育产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一是搭建体育市场资源综合平台,依托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或大学科技园等载体设施,加大与国际顶级俱乐部、体育强企的对接、学习、引进力度。二是培育体育多元主体,支持“独角兽”型企业、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种类型的体育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延伸赛事商业资源领域。加强赛事训练、赛事运营、场地租借、赛事转播等资源的系统集成,参与赛事产业链的全过程。

(三)“三个突破”:聚焦数字化、融合化、资本化,拓展产业业务范围

聚焦数字化突破,做实产业的发展潜力。一是提高体育产品销售数字化水平,注重线上和线下同时发力。二是提高场馆和赛事运营的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媒体传播、赛事推广和运动员经纪中的作用。三是提升体育产品设计和研发的精准性,设计和研发符合消费者有效需求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坚持融合化突破,做大产业的发展势力。以体育产业为主,联合各市场主体、多种资源、多个行业共同发展。一是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相互引流,相互带动,提高体育产业的溢出效应。二是围绕“体育+科技”,探索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AI、大数据、运动医学等前沿技术和体育的结合,培育体育智能制造和新业态。

探索资本化突破,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一是提高体育产业投资能力,开展股权投资,提高新业务的快速布局能力。二是推动设立专项体育产业投资基金,重点布局体育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创新体育产业金融工具,以场馆板块先试先行,探索设立以体育场馆作为底层资产的REITs,扩充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压低企业杠杆率。四是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将经受住市场检验、市场反响良好的体育场馆,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让其进入资本市场。

(作者王玮、丁博汉、张亚军、吕岚琪、潘斌均系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人员,本文首发于《科学发展》2021年8月刊)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