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观点

把握《政府工作报告》的五大关键词

来源:城市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4-03-14 点击次数:164

一、新质生产力

从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提“新质生产力”,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政治局集体学习系统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首次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今年经济社会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新质生产力指的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实现持续发展和突破的必然选择。

【报告原文】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代表发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从过去发展新兴产业的经验看,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以下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一是把新质生产力泛化,什么内容都往里装,没有把握其科学内涵和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迷失发展方向。二是把新质生产力简单等同于科技。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不仅仅是科技成果本身,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引领性的重大技术开发,打造科技发展的“原始森林”,但关键是要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否则就难以形成生产力。三是避免出现“一哄而起”的现象。要防止一些地方不顾自身客观条件和产业基础,纷纷投资搞“高大上”项目,导致“高水平重复建设”。(中国经济网)

【专家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研究员都阳: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环节,创新活动中最核心和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自始至终都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而人的创新能力又必然依托于人口质量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只有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才能为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最坚实的基础。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需要由投资于物向投资于人转变,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光明网)

二、“一带一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开启了世界共同繁荣的新征程。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站在新十年的全新起跑线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致力于推进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国际合作项目,继续谱写国家间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新篇章。

【报告原文】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合作,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积极推动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代表发声】

全国政协委员,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国际合作,推广绿色技术,向全球传递中国绿色发展信心,推动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同联合国框架下的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合作进行对接,主动抢占国际舆论话语权。同时强化绿色国际标准对接,增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合力。(中国经济网)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珊珊:目前“一带一路”的跨境合作以项目导向为主,我国应引领高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逐步转为项目和规则并重。从跨境项目的融资模式看,以政策性银行融资为主导,政府应加强对民企的服务意识,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金融时报)

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敏:数字、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带动共建国家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共同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做到持续性发展,可以造福子孙后代,为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新京报)

三、乡村振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践行好大农业观”,同时强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的高度重视。参会代表委员和相关行业专家表示,要通过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做强农业整体产业链条、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等举措,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谱新篇、展新颜。

【报告原文】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代表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重要内容。把“饭碗”端牢,提高农业产值,一方面要推动耕地保护,另一方面要做好种子研究,对两者进行科技赋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华社)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党支部书记雷茂端:目前农村产业要继续做大做强,离不开农村电商发展。一些边远山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现代化的仓储设施也比较少,在产业发展势头较好的地方应该尽早布局和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新华社)

【专家解读】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在大农业观视角下,农业经营主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养业从业者,还包括在乡村地区从事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涉农行业的多业态经营者。“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以“大农业观”的视角来发展农业,把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出来,把农业的产业链做强,才有可能为“大食物”格局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大食物”的食物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和“大农业”的做强农业产业链是一致的。因此,在重视食物来源生产环节的同时,还要重视食物的加工流通环节。(央视网)

四、绿色低碳经济

“绿色低碳”是本次两会的又一个热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列入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清单,“碳达峰碳中和”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在我国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土壤、水、空气等环境质量已成为人民之需、政府之急、发展之重。

【报告原文】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代表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使用以太阳能为主体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要走向碳中和,需要提升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能源体系中的比例,实现能源替代,并推动电力能源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并逐渐走向碳减排,为2030年前全社会实现碳达峰贡献重要力量。(中国能源报)

【专家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中国的能源转型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重大进展,国际社会高度认可。2024年及今后几年,要保持战略定力,稳打稳扎,继续推进,为能源清洁低碳化由量变到质变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电力报)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等,不仅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助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发展绿色转型,是发展和强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落实能源集约利用,要素均衡配置,推进节水、节能、降耗、绿色出行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全面节约战略的实施,在我国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新京报)

五、稳就业

回顾2023年,我国城镇就业目标较好实现,全年实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高于1200万人的原定目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就业目标设置略高于去年,其中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继续设定在“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相比去年的1200万人“左右”,进一步凸显了政府做好就业工作的决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持续受到关注的话题。

【报告原文】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代表发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从去年“1200万人左右”调整为今年“1200万人以上”体现了对民生的高度关切,也是基于现实考量。在2024年经济运行风险挑战增多、重点人群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必须把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出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新华网)

全国政协委员、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就业歧视已经成为这些年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因为这和每一个劳动者的权益切实相关。管理部门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反歧视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就业歧视的行为,并设立严格的惩罚机制。同时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升公众对就业歧视问题的认识,建立起不容忍歧视的社会氛围,鼓励企业采取多样性与包容性政策,如实施无偏见招聘流程、提供平等晋升机会等,以营造公平的工作环境。(红星新闻)

【专家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我国现在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很多地方,既有“有人没活干”的问题,也有“有活没人干”的问题。现在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存在人才短缺问题,比如制造业领域人才缺口有3000万人。这些短缺背后反映出就业潜力,关键是要采取措施,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包括劳动者的就业技能、专业和能力要适应需求。报告中提出要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既能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中国新闻网)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