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故事

“一大”会址前的百年凝思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时间:2021-06-07 点击次数:3364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中国城市中心推出《党史故事》专题,开展党史知识学习教育宣传,重温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一起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攻坚克难、奋发有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2021年5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调研组来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兴业路76号参观瞻仰。    

因为工作的关系,“一大”会址过去已参观瞻仰过多次,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那样心潮如此澎湃,思绪如此万千,感受如此强烈。    

石库门前,游人如织,低声悄语,仿佛都在抚今追昔,感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创造的伟大奇迹。

图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新华社发 郭长耀/摄

从只有18平方米的“一大”会场出来,凝望着这幢坐北朝南的二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建筑,思绪翻越百年。

今天中国拥有的一切,

都是因为有一百年前那个夏天开始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百年前的那个夏天,7月的一个闷热晚上,十几个穿着各异的知识分子,踏着五四运动催生的先进文化潮流,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秘密聚集在这里,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参加会议的这13个人,平均年龄28岁,正好是参会代表之一的毛泽东当年的岁数。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建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我们后来对历史的回望和总结。在1921年的7月,这幕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却是悄然开始的,当时并没有引起社会太多的关注,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就是这13个参加“一大”的当事人,那时恐怕也没有料到,这个政党后来竟发展得如此迅猛,创造的奇迹如此辉煌。

一百年前的中国,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与欺侮肆无忌惮,国家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社会景象贫穷衰败,曾经创造过灿烂文明的东方古国,在内忧外患中已濒临灭亡的边缘。


一百年后的中国,变化翻天覆地。中国早已经告别了贫穷和愚昧,铲除了屈辱和衰败,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国家,变成一个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从一个饱受帝国主义掠夺、欺凌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一个主权独立、享有崇高国际威望和地位的国家;从一个内乱不已、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一个除台湾等岛屿外空前统一的国家;从一个人民备受地主、官僚、买办和洋人欺压的国家,变成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国家;从一个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国家;从一个人民生活饥寒交迫、温饱不足的国家,变成一个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从一个在世界上被人们看不起、被视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是陌生的期待和遥远的梦想。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有了1921年7月开始的那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是深刻总结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得出的科学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初心使命的坚守


站在 “一大”会址前,巡礼民族复兴展现的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记者更多在思考许多人也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

中国近代史早已告诉我们,中国自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步步陷入民族危机的灾难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各种主义和思潮纷纷进行过尝试,但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了。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从此发生深刻的根本性转折。

“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1913年第一期《国是》杂志这样描述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政治舞台上政党林立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曾经出现过300多个政党。但这些林立的党派大多像流星划过,转瞬即逝。

不同的政党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挑剔的历史也在选择不同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之前的各种政党和政治力量为什么最终都失败了,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人民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完成其他政治力量所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赢得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记者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有两段精辟的论述。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这两段话,是对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总结,从根本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是有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二是有始终如一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成功有“秘诀”,这就是“秘诀”。靠着这两条,中国共产党就完成了其他政治力量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秘诀之一: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有坚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建成了一个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了一支具有一往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建立了一条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制定了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战略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中国的屹立和辉煌,是马克思主义力量的世界宣示,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诠释。

此时此刻,记者不禁回想起20世纪末曾经轰动世界的“千年思想家”评选。1999年,在世界即将告别20世纪迎来新千年之际,剑桥大学和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评选的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名列其后。

2018年5月9日,一位外国观众被北京“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中一面展示不同国家出版的500多种《共产党宣言》的书墙所吸引。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摄

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其思想的力量穿越时空。20世纪初,在风雨如晦、民族危亡的中华大地,一群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救国寻路中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把它作为指导思想,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那以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发生发展。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中国、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秘诀之二:因为始终如一坚守初心使命,我们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

初心连着民心。因为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的向背从来是最终能左右一切的决定性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古今中外颠扑不破的铁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一切反动派的较量,从一开始就是人心向背的较量。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垮台,是因为其所作所为彻底丧失了民心。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因为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因而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

“最后的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的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的一个儿子啊,送到了部队上。”这首解放战争时期的歌谣,连同这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初心使命赢得亿万人民的自觉选择和支持的。在那场铸就中华民族新生的解放战争中,几乎每一场大的战役,都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肩挑背负,推车牵马,运送前线需要的各种物资。

淮海战役中,广大群众用肩挑、车推、驴驮、船运等办法,将大量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这是山东解放区的民工支前小车队。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人民的选择。靠了它,蒋介石的800万军队就土崩瓦解;有了它,千万辆推车就推出了一个人民的新中国。

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人民的选择。靠了它,蒋介石的800万军队就土崩瓦解;有了它,千万辆推车就推出了一个人民的新中国。

“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直抵人心。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就是以初心赢得民心的一百年。从1921到2021,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一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始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这是我们党能够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

初心连着民心。忘记初心和使命,就会失去民心、失去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如此强调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含义就在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 

总书记的话讲到了根子上,深刻透彻,振聋发聩。

今天中国拥有的一切, 

是党和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来之不易

一百年披荆斩棘的征程,一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多少辉煌,记载多少沧桑。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都是事关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最根本问题。
为了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党和人民经历了艰难的过程,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得来十分不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这样走过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然而,信仰不等于实践,选择也不等于成功。当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拿着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武器去改造中国社会的时候,却发现如何运用它与此前选择它一样艰难。
我们党面对的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又遭受着西方侵略和压迫。中国的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有着巨大的差别。

最初,我们党基本照搬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俄国革命的经验,把主要力量放在了城市,发动城市工人罢工。但是,1923年的“二七”惨案中,军阀吴佩孚的一声枪响,立刻使工人运动陷入了低潮。我们党转而与国民党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的风暴。然而,又是一声枪响——这回是蒋介石,大批共产党人被杀害,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人从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了“枪杆子”的重要,开始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但当时党内的一些领导人依然不懂得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犯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接连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直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先觉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经过遵义会议、延安整风、党的七大,经过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同样来之不易。

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旗帜鲜明地把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怎样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新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经历了严重曲折。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得出的这个基本结论,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历经艰难曲折,付出巨大代价,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得出来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难免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一切正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我们党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有奋斗就有牺牲。为了建立新中国,党和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顽强奋斗,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在那场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新中国安全、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7千多名中华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奔流不息的黄浦江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一艘小小红船发展壮大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图为上海黄浦江风貌。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革命纪念地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强调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百年艰辛,百年辉煌。一百年的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足以值得中国人民骄傲和自豪的事。

记者将要起身离开“一大”会址返回宾馆时,一个年轻的导游在向游客介绍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一大”会址时的情景,并现场复述了总书记当时说过的一段话:“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来源:求是网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15343号-3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90号